工资支付暂行规定2018
一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2018
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劳动关系的复杂化,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,我国于2018年颁布了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。**将围绕这一规定,为广大读者详细解析其中的要点,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工资支付的相关问题。
二、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
1.依法支付原则: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,不得拖欠、克扣或者无故降低劳动者工资。
2.同工同酬原则:用人单位对从事相同工作、具有相同技能、付出相同劳动的劳动者,应当支付相同或者相近的工资。
3.约定优先原则: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支付方式,应当遵循约定优先的原则。
三、工资支付的时间和方式
1.工资支付时间: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。如未约定,则应在每月最后一天支付。
2.工资支付方式: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,不得以实物、有价证券等形式替代。
四、工资支付的计算方法
1.基本工资: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、岗位、技能等因素确定基本工资。
2.绩效工资: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工作绩效,对基本工资进行适当调整。
3.加班工资: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工资,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为工资的150%、200%、300%。
五、工资支付的特殊规定
1.特殊工种工资:从事特殊工种的劳动者,其工资支付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。
2.病假工资:劳动者因病请假期间,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病假工资。
3.产假工资:女职工产假期间,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产假工资。
六、工资支付争议的处理
1.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。
2.劳动者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。
3.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。
4.劳动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七、违反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法律责任
1.拖欠、克扣或者无故降低劳动者工资的,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赔偿金。
2.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,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,要求用人单位改正。
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2018》的颁布,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、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。劳动者应当了解这一规定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支付工资,营造和谐劳动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