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
在财务会计领域,递延所得税是一项重要的税务处理方式,它对于企业的税务筹划和财务报表编制具有重要意义。**将围绕“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”这一问题,深入浅出地为您解析其计算方法,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。
一、递延所得税
1.1递延所得税的定义
递延所得税是指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,导致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,从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,按照税法规定,这些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内可以抵扣或应纳税的金额。1.2递延所得税的产生原因
递延所得税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:
(1)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差异;
(2)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与税法规定的差异。二、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
2.1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
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:
递延所得税=(应纳税所得额-会计利润)×税率2.2计算步骤
(1)确定暂时性差异;
(2)计算暂时性差异的余额;
(3)根据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。三、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
3.1递延所得税的确认
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时,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:
(1)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;
(2)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。3.2递延所得税的计量
递延所得税的计量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:
(1)以未来期间能够产生应纳税所得额的暂时性差异为基础;
(2)以税法规定的税率为基础。四、递延所得税的纳税调整
4.1递延所得税的纳税调整方法
企业在进行纳税调整时,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:
(1)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纳入纳税调整范围;
(2)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。4.2递延所得税的纳税调整步骤
(1)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;
(2)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;
(3)根据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。五、递延所得税的应用实例
5.1情景设定
某企业2019年度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,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万元,税率为25%。5.2计算递延所得税
(1)暂时性差异=应纳税所得额-会计利润=1200-1000=200(万元);
(2)递延所得税=暂时性差异×税率=200×25%=50(万元)。5.3会计处理
借:递延所得税资产50
贷:所得税费用50 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是企业财务会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通过**的解析,相信您已经对递延所得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在实际工作中,掌握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会计处理,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税务筹划能力和财务报表编制质量。- 上一篇:叩富网模拟炒股登陆
- 下一篇:魔兽争霸3官方对战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