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18
在当今社会,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,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应急预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。而《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18》的发布,无疑为我国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。**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《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18》进行解读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核心内容。
一、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导则
1.编制目的
《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18》旨在规范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,提高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,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2.适用范围
本导则适用于各类企业、社会组织以及政府部门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。
二、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原则
1.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
在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时,应充分体现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的原则,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。
2.综合性、针对性
环境应急预案应综合考虑各类环境风险,针对具体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。
3.可操作性、实用性
环境应急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、实用性,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、有效地应对。
三、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内容
1.应急预案
包括应急预案编制依据、编制目的、适用范围等。
2.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价
对可能引发环境事件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,明确风险等级。
3.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
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、职责以及人员配备。
4.应急响应程序
包括应急响应的启动、应急响应措施、应急恢复等。
5.应急保障措施
包括应急物资储备、应急通信保障、应急人员培训等。
6.应急预案演练
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,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。
四、环境应急预案管理
1.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
根据实际情况,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。
2.应急预案的宣传与培训
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与培训,提高全员应急意识。
3.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
对应急预案的编制、实施、修订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。
《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18》为我国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。通过遵循该导则,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,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- 上一篇:大闸蟹什么人群不能吃
- 下一篇:怕怕怕网站免费大全